【十五从军征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十五从军征》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出自《乐府诗集》,讲述了一位少年被征召入伍,多年后归家却发现家园破败、亲人离散的凄凉故事。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
一、原文阅读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杂树,井上生青苔。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二、翻译与译文
原文 | 翻译 |
十五从军征 | 十五岁就参军出征 |
八十始得归 | 八十岁才得以回家 |
道逢乡里人 | 在路上遇见同乡的人 |
“家中有阿谁?” | (他)问:“家里还有谁?”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那人)说:“远远望去是你家,坟墓层层叠叠,长满松柏。” |
兔从狗窦入 | 兔子从狗洞里钻进来 |
雉从梁上飞 | 野鸡从房梁上飞过 |
中庭生杂树 | 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和树木 |
井上生青苔 | 井边长满了青苔 |
舂谷持作饭 | 把谷子舂了做饭 |
采葵持作羹 | 摘些野菜做汤 |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 汤饭一会儿就做好了,却不知道要给谁吃?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走出家门向东望,眼泪落下打湿了我的衣裳。 |
三、总结
《十五从军征》以一个老兵的视角,描绘了战乱带来的家庭破碎与人生沧桑。诗中通过“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战后家园的荒凉景象。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通过一个老人归家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此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代表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如需进一步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背景知识,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