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的心爱之物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1)】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引导学生理解“心爱之物”的含义,学会从生活中选取真实、具体的物品进行描写。
- 掌握描写物品的写作方法,包括外形、功能、来历、情感等。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回忆、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 引导学生体会物品背后的情感价值,增强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引导学生围绕“心爱之物”展开具体描写,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 难点:如何将物品与情感结合起来,使文章内容生动、感人。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范文、图片素材、学生习作展示区。
- 学生准备:提前思考自己最喜爱的一件物品,并收集相关资料或照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出示几张常见“心爱之物”的图片(如玩具、书包、手工艺品等),引导学生猜猜这些物品有什么特别之处。
- 提问:“你有没有一件特别喜欢的东西?它为什么让你这么喜欢?”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心爱之物》。”
2. 新授讲解(10分钟)
- 教师讲述什么是“心爱之物”:不一定是贵重物品,但一定有特殊的意义或情感。
- 分析范文片段,引导学生发现描写方法:
- 外形描写:颜色、形状、材质等。
- 功能介绍: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 来历讲述:它是怎么来的?有没有特别的故事?
- 情感表达: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3. 写作指导(10分钟)
- 教师示范:以“我的小熊玩偶”为例,边说边写,展示如何组织段落。
- 学生模仿练习:每人选择一个物品,尝试口头描述它的特点和背后的故事。
4. 小组合作(10分钟)
- 学生分组交流:各自分享自己喜欢的物品,并互相点评。
-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解决写作困难。
5. 独立写作(20分钟)
- 学生根据提示开始独立写作,教师提供写作提纲供参考:
- 开头:引入主题,说明我最喜爱的是什么。
- 中间:详细描写物品的外形、用途、来历、与我的关系。
- 结尾:表达我对它的感情,以及它带给我的意义。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 邀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建议。
- 教师点评:肯定优点,指出改进方向,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7. 总结提升(5分钟)
- 教师总结:通过这次写作,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描写物品,更明白了物品背后蕴含的情感。
- 布置作业: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准备下周在班级中展示。
五、板书设计:
```
我的心爱之物
1. 什么是心爱之物?
2. 如何描写?
- 外形
- 功能
- 来历
- 情感
3. 写作小技巧:
- 比喻、拟人
- 真情实感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范文分析、小组互动、写作实践等多种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围绕“心爱之物”展开描写,部分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需进一步引导他们关注细节、深化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