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诗词】“凤栖梧”三字,自古便带着一种清雅脱俗的意境。它不仅是一首词牌名,更是一种诗意的寄托,是文人墨客心中那份对高洁、孤傲与归隐之志的向往。
“凤栖梧”出自《诗经》中“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典故,象征着高贵与祥瑞。古人常以“凤栖梧”比喻才德兼备之人,寄寓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作为词牌,“凤栖梧”则多用于抒发情感、描绘景物,尤以婉约柔美见长。
在众多以“凤栖梧”为题的诗词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宋代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虽未直接题为“凤栖梧”,但其意境与风格却与这一词牌极为契合。词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正是“凤栖梧”所承载的情感内核——执着、坚守、孤独与希望交织的复杂心绪。
然而,“凤栖梧”并不仅仅局限于爱情题材。它也可以是士人的归隐之思,是游子的乡愁,是哲人的超然之悟。如唐代诗人李商隐,虽未以“凤栖梧”为题作诗,但其“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意境,亦可视为对“凤栖梧”精神的一种诠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在尘世与高远之间寻找心灵的归宿。
若以“凤栖梧”为题,创作一首原创诗词,不妨从自然意象入手,营造一种静谧深远的氛围:
凤栖梧·秋夜吟
疏影横斜映碧空,
寒露微凝,月色染苍穹。
一树梧桐摇落影,
风过无声,心事随云动。
独坐幽窗听雁声,
往事如烟,梦里几回逢。
愿化青鸟栖高木,
不问尘寰,只向清辉共。
这首词以秋夜为背景,借“梧”与“凤”的意象,表达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通过“疏影”、“寒露”、“月色”等自然元素,勾勒出一幅静谧悠远的画面,既符合传统诗词的审美趣味,又融入了现代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凤栖梧”不仅是诗词的载体,更是文化的精神符号。它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寄托着今人对心灵归宿的追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偶尔静下心来,读一读“凤栖梧”中的诗句,或许能让我们找回那份久违的诗意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