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语言《我长大了》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和讨论,让幼儿了解自己成长的变化,认识“长大”的意义。
2.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身成长的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3. 语言目标: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内容为小朋友从婴儿到现在的成长过程)
- 幼儿小时候的照片或视频(提前请家长配合提供)
- 画纸、彩笔
- 音乐《我长大了》(可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幼儿围坐一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如:“我比以前高了”、“我会自己穿衣服了”等。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小朋友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照片或图画,边展示边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例如:
> “小明刚出生的时候很小很小,只能躺在床上,不会说话。慢慢地,他学会了走路、说话,现在他已经上幼儿园了,变得越来越懂事了。”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思考:“你觉得自己哪里变大了?”
3. 分享与讨论(10分钟)
请幼儿轮流分享自己成长中的变化,可以是身体上的变化,也可以是能力上的进步。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4. 实践操作(12分钟)
每位幼儿在画纸上画出“我小时候的样子”和“我现在的样子”,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在慢慢长大,我们变得更聪明、更勇敢、更独立了。希望小朋友们继续努力,做一个自信、快乐的小朋友!”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家园共育: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回顾孩子的成长历程,制作“成长相册”。
- 区角活动:在语言区投放“我长大了”主题的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图片、故事、绘画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长大”的含义。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化的素材,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