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窗外的风轻轻吹动窗帘,发出沙沙的声音。我坐在书桌前,手握着笔,看着面前那张白纸,心中有些犹豫。这是一篇关于“担当”的作文,而我却一时不知从何下笔。
从小到大,“担当”这个词对我来说似乎遥不可及。它总让我联想到那些英雄人物,他们肩负重任,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而我呢?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每天上学、回家,完成作业,过着平凡的生活。这样的生活里,哪里谈得上什么担当?
但那天的一件事,却让我对“担当”有了新的认识。
那天放学后,我正准备骑自行车回家,却发现车胎瘪了。我站在路边,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心里既焦急又无奈。这时,一个陌生的大叔骑着电动车经过,看到我的窘态,便停了下来。“怎么了?”他问道。我支支吾吾地告诉他车胎漏气的事情。大叔二话不说,从后备箱拿出工具,蹲下来帮我修理车胎。他的动作很熟练,不多时就把问题解决了。
修好之后,我感激地问他需要多少钱。他摆摆手说:“小事一桩,不用客气。”然后骑上车离开了。望着他的背影,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虽然只是一个小举动,但这份善意和帮助,让我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力量——那是责任,也是担当。
回到家里,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那个大叔愿意停下脚步帮我?或许是因为他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彼此关心,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承担一份责任。就像他说的那样,“小事一桩”,可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汇聚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后来,我也开始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担当。比如,在班级活动中主动帮忙布置教室;遇到同学有困难时,伸出援手;甚至是在路上捡起一片垃圾,提醒别人注意环保……这些事情虽然不起眼,但它们让我明白,担当并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的表现,它可以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
如今,再提起“担当”二字,我不再感到遥远或陌生。因为我知道,担当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习惯。它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我们用心去做,用行动去证明。
窗外的风吹得更急了些,但我的心却格外平静。拿起笔,我终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担当,其实就在身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