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围绕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掌声》进行说课。这篇课文通过一个感人的故事,讲述了同学们之间的关爱与支持,是一篇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
一、教材分析
《掌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个小女孩英子在同学的鼓励下,勇敢地走上讲台讲故事的故事。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掌声的力量和同学间真挚的情谊。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同学之间真诚的友谊,学会在生活中给予他人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三、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掌声背后的意义。
-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种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会播放一段关于友情的小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帮助的时候?当时你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以此引入课题《掌声》,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接着,检查预习情况,纠正读音错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多音字如“落”等。然后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逐段分析。例如,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可以问:“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她的生活状态如何?”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英子因为身体残疾而自卑的性格特点。当学习到掌声响起的部分时,则要着重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比如从害怕到自信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会怎么做?你觉得掌声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吗?”这样的开放式讨论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课文的主要情节和关键词汇,如“自卑—鼓励—自信”,这样有助于学生梳理课文脉络,增强记忆效果。
六、总结反思
整堂课结束后,我会再次强调掌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关心他人,用行动传递温暖。同时,也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了解他们是否有所收获。
总之,《掌声》这篇课文不仅是一次语言文字的学习之旅,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希望通过这节课,每个孩子都能明白,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一阵热烈的掌声,都能够成为别人生命中的阳光。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我对《掌声》这篇课文的教学构想,希望各位评委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