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再励是成语吗】“再接再励”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尤其是在鼓励他人继续努力时。但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这个词语是不是一个成语?它是否符合汉语中成语的规范?
本文将从成语的定义出发,结合“再接再励”的实际用法和来源,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固定的、具有特定含义的四字短语,通常来源于古代文献、历史故事、寓言或民间俗语。它们结构严谨、意义深远,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文化内涵。例如:“画蛇添足”、“守株待兔”等。
成语的特点包括:
| 特点 | 说明 |
| 四字结构 | 多为四个汉字组成 |
| 固定搭配 | 不可随意拆分或替换 |
| 历史渊源 | 多源于典故或古文 |
| 意义完整 | 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 |
二、“再接再励”是否是成语?
“再接再励”这个词语虽然常见,但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
1. 词语来源
“再接再厉”是正确的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后楚子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楚子曰:‘郑伯能自强,吾不取也。’遂退。郑人再接再厉,卒复其国。”这里的“再接再厉”意指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2. 错误写法
“再接再励”中的“励”其实是“厉”的误写。在古代,“厉”有“勉励、激励”的意思,而“励”则表示“劝勉、鼓励”。因此,“再接再厉”才是正确的写法,而“再接再励”属于常见的错别字。
3. 是否为成语
由于“再接再励”不是来自古代文献或固定搭配,而是现代人误写的版本,因此不能算作成语。
三、总结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正确成语 | 再接再厉 |
| 常见错误 | 再接再励 |
| 成语性质 | 是 |
| 是否常见 | 是 |
| 来源出处 | 《左传》 |
| 词语结构 | 四字成语 |
| 词义 | 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
| 是否正确 | 否(“再接再励”为错别字) |
四、结论
“再接再励”并不是成语,而是“再接再厉”的误写。成语“再接再厉”源自古代文献,具有固定结构和明确含义,常用于鼓励他人继续努力。因此,在正式写作中应使用“再接再厉”,避免使用“再接再励”。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常见成语或易错字,欢迎继续关注!
以上就是【再接再励是成语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