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存方寸地的下一句是什么】“但存方寸地”是一句出自古代诗词的经典句子,常被用来表达对土地、家园或心灵净土的珍视。在文学作品中,这类句子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那么,“但存方寸地”的下一句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但存方寸地”出自清代诗人郑板桥的《竹石》诗中,原句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过,这并非“但存方寸地”的出处。实际上,“但存方寸地”最早见于明代文人徐渭的《咏竹》诗中,其完整诗句为:
>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保留一小块土地,就留给子孙后代去耕种。它表达了对土地的珍惜和对后代的责任感,也体现了古人对农耕文化的重视。
在现代语境中,“但存方寸地”常被引申为“守住内心的一片净土”,强调精神层面的坚守与传承。
二、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原文出处 | 明代徐渭《咏竹》诗 |
| 原句 |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
| 出处来源 | 可能来源于民间谚语或文人诗句,具体出处尚有争议 |
| 含义 | 强调对土地的珍视与对后代的责任;也可引申为守护内心的纯净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表达对精神世界的坚守,如“但存方寸地,不改初心志” |
| 相关诗句 | 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三、结语
“但存方寸地”虽简短,却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现代意义来看,它都提醒我们珍惜资源、守护精神家园。了解其下一句“留与子孙耕”,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句诗的深远意义。
如需进一步探讨相关诗句或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但存方寸地的下一句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