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是什么意思】“捉襟见肘”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经济或资源上的困难,尤其是指在面对问题时,力量不足、应对无力的状态。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衣着穿戴,形象地表达了窘迫和匮乏的情境。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拼音 | 本义 | 引申义 |
| 捉襟见肘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衣服破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服破旧 | 比喻处境困难,力量不足,无法应对局面 |
二、成语来源
“捉襟见肘”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妻曰:‘君姑修德而安诸侯,以待天命。’……于是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献其脑,遂为所擒。晋侯怒,曰:‘是何言也?’……乃使子犯为将,以攻楚。楚人不胜,遂退。晋侯欲入郑,子犯曰:‘不可。’晋侯曰:‘何也?’子犯曰:‘臣闻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今君虽有德,而无其位,故不能成事。’晋侯曰:‘吾知之矣。’于是遂退。……”
虽然具体出处略有不同,但成语“捉襟见肘”多用于描述生活贫困、财力紧张或能力不足的状态。
三、使用场景
| 场景 | 举例 |
| 经济困难 | 公司资金链断裂,捉襟见肘,难以维持正常运营。 |
| 能力不足 | 面对复杂任务,他捉襟见肘,显得力不从心。 |
| 资源匮乏 | 城市发展迅速,基础设施捉襟见肘,难以满足需求。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囊中羞涩、捉襟露肘 |
| 反义词 | 应付自如、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
五、总结
“捉襟见肘”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因资源、能力或条件不足而导致的困境。它不仅可用于经济层面,也可用于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表达一种无奈和窘迫的状态。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以上就是【捉襟见肘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