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昭君出塞文言文

2025-10-22 21:05:22

问题描述:

昭君出塞文言文,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2 21:05:22

昭君出塞文言文】《昭君出塞》是讲述王昭君出塞和亲、远赴匈奴的典故,出自《汉书·元帝纪》及《后汉书·南匈奴传》等史书。该故事在后世文学中被广泛传颂,尤其以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最为著名。本文将对《昭君出塞》的文言原文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内容要点。

一、原文简介

《昭君出塞》并非一篇独立的文言散文,而是由多篇史书中的记载组合而成,主要讲述了汉元帝时期宫女王嫱(即王昭君)自愿请行,远嫁匈奴单于,为汉匈和平作出贡献的故事。以下是相关文言文内容的简要整理:

1. 《汉书·元帝纪》

“竟宁元年春,单于复入朝,……赐予甚厚。元帝崩,成帝立,单于遣使奉献,求和亲。”

2. 《后汉书·南匈奴传》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元帝时,选良家子,入宫,数岁不得见。……遂自请行,愿为汉藩蔽。帝许之。”

3. 《西京杂记》

“昭君容貌绝代,……既去,人皆叹惋。”

二、

王昭君本是汉元帝时期的宫女,因美貌出众,但未得宠幸。后来匈奴单于请求和亲,她主动请行,前往边塞与匈奴和亲,促进了汉匈之间的和平。她的事迹在后世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学色彩,成为忠贞、爱国、牺牲精神的象征。

三、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
故事来源 《汉书》《后汉书》《西京杂记》等史书
主角 王昭君(王嫱)
背景 汉元帝时期,匈奴请求和亲
原因 昭君自愿请行,愿为汉室屏障
结果 和亲成功,促进汉匈和平
文学意义 成为忠贞、爱国、牺牲精神的象征
后世影响 多被诗人吟咏,如杜甫、白居易等

四、结语

《昭君出塞》虽源于史实,但在后世文学中被不断美化与演绎,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不仅是一位勇敢的女子,更是民族团结与和平的象征。通过对文言文的梳理与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以上就是【昭君出塞文言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