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文言文带期字

2025-10-17 21:39:26

问题描述:

文言文带期字,蹲一个热心人,求不嫌弃我笨!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7 21:39:26

文言文带期字】在古代汉语中,“期”字是一个常见的字,其含义丰富,使用广泛。在文言文中,“期”常用于表示时间、期限、约定、期望等意义。本文将对文言文中带有“期”字的常见用法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例子。

一、文言文中“期”的主要含义及用法

1. 期限、规定的时间

表示某一事件发生的特定时间或时间段,常用于描述任务、承诺等。

2. 期待、希望

表达对某事的期望或愿望,多用于表达情感或志向。

3. 约定、约会

指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如相约见面、共事等。

4. 周期、一定时间内的重复

如“年期”、“月期”,表示某种规律性的时间段。

5. 通“其”,表推测或疑问

在某些古文中,“期”可通“其”,用于表达推测或疑问语气。

二、文言文中“期”字例句及解释

例句 出处 释义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战国策·齐策》 一年以后,即使想说话,也没有可以进谏的机会。
“愿大王与诸公定计,期于必胜。” 《史记·项羽本纪》 希望大王和各位共同制定计划,期望一定胜利。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诗经·鄘风·桑中》 约会我在桑林中,邀我在上宫相见。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与民为期。” 《战国策·魏策四》 天子的愤怒,会倒下百万尸体,流血千里,与百姓约定。
“期年不食,而终不为己。” 《孟子·尽心下》 一年不吃东西,但始终不为自己。

三、总结

“期”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多功能字,既可以表示时间上的限制,也可以表达人的期望与约定。通过以上例句可以看出,“期”字在古代文献中应用广泛,具有丰富的语义层次。理解“期”的不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阅读和翻译文言文作品。

结语:

掌握“期”字在文言文中的多种含义和用法,是学习古文的重要一步。通过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与文章的深层含义。

以上就是【文言文带期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