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逼字是怎么来的

2025-09-30 00:23:00

问题描述:

逼字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00:23:00

逼字是怎么来的】“逼”字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常用于表达“强迫、威胁、紧迫”等含义。那么,“逼”字的来源是什么?它在古代是如何演变而来的?本文将从字形、字义和历史演变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一、字形演变

“逼”字最初来源于“辟”字,其本义是“开”,引申为“排除、驱逐”。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逼”字逐渐被用来表示“迫使、压迫”的意思。

- 甲骨文:无明确“逼”字,但有“辟”字,与“逼”有密切关系。

- 金文:出现“逼”字,结构为“人”字旁加“辟”字,表示“人被驱赶”之意。

- 小篆:结构稳定,形成现代“逼”字的基本形态。

- 隶书、楷书:进一步规范化,成为今天所见的“逼”字。

二、字义演变

“逼”字的本义是“开、排除”,但在发展过程中,其意义发生了变化:

时期 字义 举例
古代 开、排除 《说文解字》:“逼,迫也。”
汉代以后 强迫、压迫 如“逼迫”、“逼供”
现代 强制、紧逼 如“逼人太甚”、“逼上梁山”

三、字源考证

根据《说文解字》记载,“逼”字由“人”和“辟”组成,表示人被驱赶或被迫行动。在古代文献中,“逼”多用于描述外力对人的强制行为,如战争中的逼迫、官府的逼供等。

此外,在方言中,“逼”也有不同的用法,比如在某些地区,“逼”可以表示“紧张、急迫”的状态,如“时间逼得紧”。

四、总结

“逼”字起源于“辟”,原意为“开”,后引申为“迫使、压迫”,并逐渐演变为今天我们常用的含义。其字形经历了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字义也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字形来源 由“人”和“辟”组成
本义 开、排除
引申义 强迫、压迫、紧逼
历史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现代用法 多用于“逼迫、逼供、逼上梁山”等
字源考证 出自《说文解字》,表示人被驱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逼”字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在日常语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它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演变与文化背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