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的重点字解释】《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历史散文,讲述了唐雎在秦王威逼下,以智勇捍卫国家尊严的故事。文章语言精炼,人物形象鲜明,其中有许多重点字词值得深入理解。以下是对本文中部分重点字词的总结与解释。
一、重点字词总结
序号 | 字词 | 读音 | 词性 | 释义 | 出处/语境 |
1 | 使 | shǐ | 动词 | 出使,派遣使者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2 | 辱 | rǔ | 动词 | 使……受辱 | “唐雎不辱使命” |
3 | 使命 | shǐ mìng | 名词 | 任务、责任 | “唐雎不辱使命” |
4 | 谓 | wèi | 动词 | 对……说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5 | 曰 | yuē | 动词 | 说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6 | 易 | yì | 动词 | 交换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7 | 怒 | nù | 动词 | 发怒 | “秦王怫然怒” |
8 | 布衣 | bù yī | 名词 | 平民 |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
9 | 免冠 | miǎn guān | 动词 | 摘下帽子 | “免冠徒跣” |
10 | 徒跣 | tú xiǎn | 动词 | 赤脚 | “免冠徒跣” |
11 | 抢地 | qiāng dì | 动词 | 用头撞地 | “以头抢地耳” |
12 | 神怒 | shén nù | 名词 | 天神的愤怒 |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
13 | 身死 | shēn sǐ | 动词 | 死亡 |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
14 | 缟素 | gǎo sù | 名词 | 白色丧服 | “天下缟素” |
15 | 避席 | bì xí | 动词 | 离开座位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
二、重点字词解析说明
1. “使”:本义为“出使”,文中指秦王派遣使者去安陵君那里传达命令。
2. “辱”:这里作动词,表示“使……受辱”,强调唐雎没有让国家蒙受耻辱。
3. “使命”:指唐雎所承担的任务,即维护国家尊严,完成外交使命。
4. “谓”:常用于对话中,表示“对……说”,如“秦王谓安陵君”。
5. “易”:指“交换”,秦王想通过交换土地来吞并安陵国。
6. “怒”:秦王因唐雎拒绝而发怒,表现出其傲慢和专横。
7. “布衣”:指平民百姓,与“天子”相对,突出唐雎作为普通人的勇气。
8. “免冠徒跣”:形容一种极端的抗议方式,显示唐雎的决心。
9. “抢地”:是一种激烈的反抗行为,体现唐雎的刚烈性格。
10. “神怒”:借古人事例说明如果平民反抗,也会引发天变,增强说服力。
11. “身死”:唐雎表明自己愿意为正义牺牲生命。
12. “缟素”:象征哀悼,表现唐雎的坚定立场。
13. “避席”:秦王在唐雎的气势下不得不退让,显示出他的软弱。
三、结语
《唐雎不辱使命》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有胆识、有智慧的外交家形象。掌握这些重点字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性格,也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应结合上下文进行细致分析,避免孤立记忆,做到融会贯通。
以上就是【唐雎不辱使命的重点字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