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解释】《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为: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扬州美景的向往。
一、诗歌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属于七言绝句。
句子 | 原文 | 意思 | 情感 |
第一句 | 故人西辞黄鹤楼 | 老朋友在黄鹤楼向西告别 | 表达离别之情 |
第二句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在春日的扬州,烟雾缭绕,美景如画 | 表现对扬州的向往与赞美 |
第三句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一只小船渐渐消失在蓝天尽头 | 表现诗人目送友人离去的不舍 |
第四句 |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只看见长江水从天边奔流而来 | 表达对自然壮阔的感叹 |
二、诗歌赏析
1. 意象丰富:诗中“黄鹤楼”、“烟花”、“扬州”等词语富有画面感,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
2. 情感真挚: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尤其是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将离别之愁与自然之壮美融为一体。
3. 结构紧凑:全诗四句,层层递进,从送别到远望,再到独留江边,结构清晰,情感逐步升华。
三、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等。
四、文化意义
“烟花三月下扬州”已成为中国文学中的经典意象,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与旅途的惬意。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在美好的季节里,去欣赏风景,感受人生。
总结:
《烟花三月下扬州》是一首充满深情与美感的诗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扬州美景的向往。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以上就是【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