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供认不讳的正确解释

2025-09-15 04:04:40

问题描述:

供认不讳的正确解释,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04:04:40

供认不讳的正确解释】“供认不讳”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法律、司法或正式场合中,表示某人对所指控的行为或事实明确承认,且没有否认或推诿。它强调的是当事人在面对指控时的诚实态度和直接回应。

以下是对“供认不讳”的详细解释与相关词语对比,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一、

“供认不讳”中的“供认”指承认罪行或事实,“不讳”意为不回避、不隐瞒。因此,“供认不讳”整体意思是:主动承认错误或罪行,不推卸责任,也不掩饰真相。

该词多用于法律语境,如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在审讯中明确承认自己的行为,即为“供认不讳”。这种态度在司法程序中往往被视为积极表现,可能影响量刑。

需要注意的是,“供认不讳”并不等同于“认罪”,但它通常意味着被告人已经接受指控,并愿意配合调查或审判。

二、相关词语对比表

词语 含义说明 是否含“供认” 是否含“不讳” 使用场景
供认不讳 明确承认罪行,不回避、不隐瞒 法律、司法场合
供认 承认罪行或事实 常见于法律或调查中
不讳 不回避、不隐瞒 多用于口语或书面表达
认罪 承认犯罪事实 法律术语,常见于庭审
推诿 回避责任,推卸过错 用于日常或管理场景
抗辩 对指控提出反驳或辩护 法律程序中常见

三、使用建议

在正式写作或法律文书中,“供认不讳”应谨慎使用,确保语境恰当。若仅表示“承认”,可用“供认”;若强调“不回避”,可单独使用“不讳”。

此外,在非法律语境中,也可用“坦白”、“承认”等词替代,以避免生硬或误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供认不讳”是一个具有特定语义的词语,适用于需要明确承认事实的正式场合。正确理解和使用该词,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专业性。

以上就是【供认不讳的正确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