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孙权劝学考试必考知识点

2025-09-14 23:20:00

问题描述:

孙权劝学考试必考知识点,这个怎么解决啊?求快回!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4 23:20:00

孙权劝学考试必考知识点】《孙权劝学》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文言文,出自《资治通鉴·吴书·孙权传》。本文通过孙权劝说吕蒙学习的故事,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君主对人才的重视和教育的理念。以下是关于《孙权劝学》考试中常见的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常识

项目 内容
文体 文言文
作者 司马光(《资治通鉴》)
出处 《资治通鉴·吴书·孙权传》
朝代 北宋
主旨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人不断进步

二、重点字词解释

词语 解释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也用于朋友之间
古代王侯的自称
只,只是
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
非复 不再是
吴下阿蒙 指吕蒙,表示其变化之大
士别三日 与有志之士分别三天
当刮目相待 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

三、句子翻译(重点句)

原文 翻译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要粗略地阅读,了解过去的事情罢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与有志之士分别三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大哥怎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呢!

四、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 性格特点 表现
孙权 有远见、善于劝导 劝说吕蒙学习,体现对人才的重视
吕蒙 勤奋好学、勇于改变 从“吴下阿蒙”到“士别三日”的转变
鲁肃 赞赏有加 对吕蒙的变化感到惊讶并称赞

五、主题思想

《孙权劝学》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表达了以下几个核心思想:

1. 学习的重要性: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2. 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只要愿意努力,就能取得进步。

3. 尊重他人成长:不应以旧眼光看待他人,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常见考点归纳

考点类型 内容
文言实词 如“孤”、“但”、“见”等
文言虚词 如“之”、“乎”、“者”等
句子翻译 重点语句的准确翻译
人物分析 对孙权、吕蒙、鲁肃的形象理解
主题理解 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课外拓展 与《论语》等经典文本的联系

七、写作启示

《孙权劝学》不仅是一篇文言文,更是一则寓教于乐的典范故事。它告诉我们: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肯下功夫,终会有所成就。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不断自我提升,不被现状所束缚。

如需进一步练习,可结合以下题目进行巩固:

- 翻译下列句子: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解释“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孤”和“博士”。

- 分析吕蒙在文中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

结语

《孙权劝学》虽短,却寓意深远。掌握其中的重点内容,不仅有助于考试,更能从中获得人生的启发。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打好基础,迎接每一次挑战。

以上就是【孙权劝学考试必考知识点】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