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的意思】“江郎才尽”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原本才华横溢,但后来却逐渐失去创作能力,再也写不出好的作品。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时期的历史人物江淹(字文通),他的故事在古代文献中被广泛传颂。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江郎才尽 |
拼音 | jiāng láng cái jìn |
释义 | 原指江淹年轻时才华横溢,但后来才思枯竭,再无佳作。现多用来比喻人年老或长期不写作后,创造力衰退,无法再写出好作品。 |
出处 | 《南史·江淹传》:“淹少以文才称,尝梦郭璞赠之五色笔,遂有大名。晚年为宣城太守,罢归,夜梦郭璞谓曰:‘我此笔在卿处多年,可还我。’于是,淹自是文章衰竭。” |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江淹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年轻时才华出众,作品深受赞誉。传说他曾在梦中得到一位名叫郭璞的文人赠送的五色笔,从此文思泉涌,妙笔生花。然而,当他官至宣城太守后,某天夜里又梦见郭璞来索回那支笔,自此之后,他的文采便大不如前,作品质量明显下降。
这个故事虽带有神话色彩,但后人借此表达对才思衰退的感慨,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才华,不断积累和提升。
三、成语用法与示例
句子 | 用法说明 |
他年轻时写诗非常出色,如今却江郎才尽,再难写出好作品。 | 用于描述一个曾经才华横溢的人现在创作能力下降。 |
这位作家近年来作品质量下滑,被评论界认为是江郎才尽。 | 表达对其创作力衰退的评价。 |
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一定能写出好作品,否则将来可能会江郎才尽。 | 提醒人们要持续努力,避免才华枯竭。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江郎才尽”的关系 |
才高八斗 | 形容才华极高 | 与“江郎才尽”形成反差,强调才华的高低变化 |
文思泉涌 | 形容写作时思路敏捷、灵感丰富 | 与“江郎才尽”相对,表示创作力旺盛 |
灵感枯竭 | 指缺乏创作灵感 | 与“江郎才尽”意义相近,但更侧重于短期状态 |
五、总结
“江郎才尽”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对人才成长与创作力变化的一种形象表达。它提醒我们,才华并非永恒不变,需要不断积累与磨练。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因一时的成就而懈怠,否则可能会步入“江郎才尽”的境地。
结语:
“江郎才尽”虽带有些许惋惜之意,但也是一种对人生阶段变化的真实反映。无论身处哪个年龄段,保持学习与创作的热情,才能避免才思枯竭,延续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