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古诗赏析】《长歌行》是汉乐府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虽未署名作者,但其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历来被人们传诵。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寄托了珍惜光阴、奋发图强的积极人生态度。
全诗如下: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园中的葵花青翠欲滴,清晨的露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里的“葵”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而“朝露待日晞”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短暂性。诗人通过这一画面,引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接下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进一步描绘春天的温暖与恩泽,万物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出活力。然而,这种美好的景象并非永恒,诗人紧接着写道:“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这里用“秋节”象征衰老与衰败,表现出对生命终将走向尽头的忧虑。
随后,诗人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作结,用自然界的河流奔流不息、一去不返来比喻人生的不可逆性。这句诗极具哲理性,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有限。
最后两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后人的劝诫:青春年少时若不努力进取,等到年老体衰时只能空自悔恨。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警醒,也蕴含着深刻的处世智慧。
总体来看,《长歌行》虽然篇幅短小,却寓意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哲理的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联想,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短暂、时光宝贵的深刻认识,激励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机遇,努力拼搏。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这首诗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时间不会等待任何人,唯有不断前行,才能不负韶华。无论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普通百姓,都能从这首诗中获得启发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