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综合治理工作总结(经验交流)】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和基层治理需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乡镇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各乡镇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强化组织保障,健全治理体系
乡镇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地通过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同时,建立健全综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网格化管理,确保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为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聚焦重点难点,提升治理效能
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矛盾纠纷、治安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乡镇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加强巡逻防控、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平安创建活动等手段,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同时,注重源头治理,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的动态管理,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
三、深化群众参与,激发内生动力
综合治理不能只靠政府“单打独斗”,必须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地通过宣传引导、教育培训、志愿服务等方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同时,依托村民议事会、乡贤理事会等平台,广泛听取民意,推动决策科学化、治理民主化。
四、科技赋能治理,推动智慧升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治理成为提升乡镇综合治理水平的重要路径。各地积极探索“互联网+治理”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共享、智能预警、精准服务。通过建设综治信息平台,整合各类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治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五、总结经验做法,推广典型示范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如某乡镇通过“网格+微信群”模式,实现矛盾纠纷的快速响应;某地借助“积分制”激励机制,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这些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有助于推动整体治理水平的提升。
总之,乡镇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未来,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制度机制,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