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白洋潮》原文和翻译】在明代文学中,张岱的作品以其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著称。其中,《白洋潮》是其散文中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白洋江上潮水涌动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时光的感慨。
一、原文
白洋潮者,海之大潮也。每当月望之夜,潮水汹涌而来,声如雷鸣,势若万马奔腾。余尝夜泊于白洋之滨,忽闻水声轰然,仰视天际,只见银浪翻滚,白光闪烁,恍若银河倒悬。
潮至之时,江面如沸,风起云涌,天地为之变色。观者惊呼,不敢近前。潮头高丈余,自远而近,势不可挡。未及抵岸,已见波涛拍岸,声震四野。潮退之后,江水渐平,余波犹在,仿佛余音未歇。
吾独坐舟中,心随潮起潮落,思接千载,情寄万里。潮水虽逝,然其势之壮,气之雄,令人难忘。
二、译文
白洋潮是一种大海的巨潮。每逢农历十五的夜晚,潮水便会汹涌而来,声音如同雷鸣,气势好像千万匹骏马奔腾。我曾经在夜晚停泊在白洋江边,忽然听到水声轰隆作响,抬头望去,只见白色的波浪翻滚,银光闪烁,仿佛银河倒挂天空。
当潮水到来时,江面沸腾,风云变幻,天地似乎都为之改变颜色。围观的人惊呼不已,不敢靠近岸边。潮头高达一丈多,从远处滚滚而来,势不可挡。还未抵达岸边,就已经看到波涛拍打岸边,声音震动四方。潮水退去后,江水渐渐平静,但余下的波浪仍在,仿佛那声音仍未消散。
我独自坐在船中,心情随着潮水起伏,思绪穿越千年,情感寄托于万里之外。虽然潮水已经过去,但它那壮观的气势和雄浑的力量,让人难以忘怀。
三、赏析
张岱在《白洋潮》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更通过潮水的起伏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他借景抒情,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动与思考。
文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张岱作为明代散文大家的深厚功底。通过对“潮”这一自然现象的描写,他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结语:
《白洋潮》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张岱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写实,更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映照。读此文,不仅能领略到白洋潮的壮美,更能体会到张岱那份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