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核舟记(课件(共20张PPT))】《核舟记》是清代作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性散文,文章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这篇课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语文教学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篇目之一。
在制作《核舟记》的教学课件时,设计者通常会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内容安排:
1. 课文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古代木雕艺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兴趣。
2.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魏学洢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背景。
3. 文本解读:逐段分析文章内容,重点讲解文中对“核舟”细节的描写,如人物神态、船舱结构等,体会作者的观察力与表达技巧。
4. 语言赏析: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峨冠多髯者”、“神情与苏黄不属”等,感受古文的魅力。
5. 艺术特色:探讨文章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雕刻技艺的精湛,体现“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6. 拓展延伸:结合其他传统工艺或现代艺术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7. 课堂练习:设计阅读理解题、仿写练习或小组讨论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整套课件共20张PPT,内容结构清晰,图文并茂,既适合教师授课使用,也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每一张幻灯片都力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避免信息过载,同时兼顾视觉美感,提升课堂互动效果。
通过对《核舟记》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古代工艺的精妙,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不仅是一次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一场文化之旅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