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不刷牙教案】一、活动名称:小熊不刷牙
二、适用年龄:3-4岁幼儿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理解“刷牙”的重要性,知道不刷牙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2.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刷牙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 行为目标: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刷牙,愿意配合家长完成早晚刷牙任务。
四、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小熊不刷牙》绘本内容)
- 小熊玩偶或头饰
- 牙刷模型、牙齿模型
- 音乐《刷牙歌》
- 画纸、彩笔等美术材料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熊玩偶,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熊为什么不喜欢刷牙吗?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小熊的故事,看看他为什么会生病。”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熊不刷牙》的故事:
“有一只可爱的小熊,他特别喜欢吃糖果和甜食。可是他从不刷牙,每次妈妈叫他刷牙,他都说‘我太忙了’或者‘我不喜欢刷牙’。有一天,小熊的牙齿开始疼了,他去看医生,医生说是因为他没有好好刷牙,细菌在牙齿里住了很久。小熊很后悔,从此以后,他每天都会认真刷牙,牙齿变得白白亮亮的。”
3. 提问互动(5分钟)
- “小熊一开始为什么不刷牙?”
- “小熊后来怎么了?为什么他会生病?”
- “你们有没有像小熊一样不刷牙的时候?”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表达对刷牙的看法。
4. 情景表演(5分钟)
请几名幼儿戴上小熊头饰,扮演“不刷牙的小熊”,其他幼儿扮演“医生”或“妈妈”,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模拟小熊因为不刷牙而生病的情景,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5. 实践操作(8分钟)
教师展示牙刷模型和牙齿模型,示范正确刷牙的方法:
- 上下刷
- 左右刷
- 咬合面也要刷
- 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让幼儿轮流使用牙刷模型练习刷牙动作,教师在一旁指导。
6. 歌曲律动(5分钟)
播放《刷牙歌》,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刷牙动作,增强趣味性和记忆点。
7. 延伸活动(5分钟)
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刷牙的样子,或者画出“干净的牙齿”与“不刷牙的牙齿”对比图,并鼓励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完成刷牙任务。
六、活动延伸建议:
-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建立固定的刷牙时间,如早晚各一次,并给予积极的鼓励。
- 区角活动:在教室设置“刷牙角”,提供牙刷模型、镜子等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和练习。
- 环境创设:在教室墙面贴上“爱护牙齿”的宣传画,营造良好的卫生氛围。
七、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表演、实践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刷牙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口腔护理的兴趣。活动中幼儿参与度高,互动性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后续可结合生活实际,持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根据《小熊不刷牙》故事改编,适合幼儿园中班教学使用,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