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古诗教案.docx】一、活动名称:
《春晓》——古诗欣赏与体验
二、适用年龄:
中班幼儿(4-5岁)
三、活动目标:
1. 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激发对古诗的兴趣。
2. 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
3.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活动准备:
1. 图片:春天的景色(如花朵、小鸟、小草等)
2. 音乐:轻柔的背景音乐(可选古风音乐)
3. 教具:古诗卡片、图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春天来了有什么变化吗?”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分享他们看到的春天景象,如“花开啦”、“小鸟在唱歌”等。
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学习古诗(10分钟)
教师朗读《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师边读边配合动作,如“春眠”时做睡觉的动作,“啼鸟”时模仿鸟叫的声音。
鼓励幼儿跟读,重复几次,熟悉诗歌的节奏和发音。
3. 理解诗意(10分钟)
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 “春眠不觉晓”:春天的时候,人们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 “处处闻啼鸟”:到处都能听到小鸟的叫声。
- “夜来风雨声”:昨晚有风吹雨打的声音。
- “花落知多少”: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风吹落了。
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
4. 活动延伸(15分钟)
(1)绘画活动:我眼中的春天
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春天的样子,可以是花朵、小鸟、小草等,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2)角色扮演:我是小诗人
请几名幼儿轮流朗诵古诗,其他幼儿可以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表情,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3)音乐律动:跟着古诗跳舞
播放轻柔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随着诗句的节奏轻轻摇摆身体,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六、活动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听懂并复述古诗内容,是否对古诗产生了兴趣。同时,关注他们在绘画、表演等环节中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古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模仿动作和绘画环节中积极参与。今后可以在教学中加入更多互动形式,如故事讲述、情景表演等,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古诗学习体验。
八、家园共育建议:
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朗读古诗,或者观看一些适合儿童的古诗动画,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