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的乐园(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乐园”的含义,学会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围绕“我的乐园”进行有条理的描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回忆、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掌握描写景物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善于发现、乐于表达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明确“乐园”的内涵,能够结合自身经历写出真实、生动的内容。
- 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如视觉、听觉、嗅觉等)来描绘自己的乐园。
三、教学难点:
- 如何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描写,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融入个人感受,避免内容空洞。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优秀范文若干。
- 学生准备:提前回忆自己心目中的“乐园”,并准备简单的文字记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一个特别喜欢的地方?在那里,你会感到快乐、放松或者充满想象?”
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引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乐园’。”
(二)明确主题(5分钟)
出示课题:“习作:我的乐园”。
讲解“乐园”的含义:可以是家里的小房间、学校操场、公园、图书馆,也可以是某个特别的地方——只要那里让你感到快乐、温暖或自由。
(三)启发思维(10分钟)
1. 回忆与联想:请学生闭上眼睛,回想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 这个地方在哪里?
- 你经常在那里做什么?
- 那里有什么特别的景物或物品?
- 在那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 小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想法,互相启发。
(四)写作指导(15分钟)
1. 结构安排:
- 开头:点明“我的乐园”是什么,简单介绍位置。
- 中间:详细描写乐园的环境、活动、感受。
- 结尾:表达对这个地方的喜爱或难忘之情。
2. 描写方法:
- 外观描写:颜色、形状、大小等。
- 感官描写:声音、气味、触感等。
- 动态描写:人物活动、自然变化等。
- 情感表达:通过细节传达内心的感受。
3. 范文参考:教师展示一篇优秀范文,带领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特点。
(五)学生写作(20分钟)
学生根据提示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 朗读分享:邀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 互动点评:采用“优点+建议”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提升写作兴趣。
(七)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乐园,它或许平凡,但一定珍贵。希望你们能用心去发现、用笔去记录,让这份美好永远留在心里。”
六、作业布置:
- 完善自己的作文,添加细节描写,使文章更生动。
- 与家长分享自己的“乐园”,听听他们的看法。
七、板书设计:
```
习作:我的乐园
什么是乐园?——让我快乐的地方
怎么写?——写清楚地点、景色、活动、感受
写什么?——真实的体验,细腻的描写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从“想”到“写”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鼓励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逐步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