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经典诗作,出自《峨眉山月歌》。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原诗如下: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白的游历经历密切相关。据传,李白在四川游历时,乘舟沿江而下,途经清溪、三峡等地,途中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篇。
诗歌翻译:
第一句“峨眉山月半轮秋”描写的是秋天夜晚的峨眉山,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景色清冷而静谧。第二句“影入平羌江水流”,则是说月影倒映在平羌江中,随波荡漾,仿佛江水也在缓缓流动。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说明诗人是在夜里从清溪出发,前往三峡方向。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因路途遥远,无法相见,只能望着江水一路前行,心中满是惆怅。
赏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传达出内心的情感变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思君不见”一句,道出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牵挂,也反映了古代文人游历四方时常见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感强,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常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作品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总结来说,《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首表达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的佳作。它体现了李白诗歌中那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