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佐酒(陆友仁》阅读答案及翻译)】《读书佐酒 陆友仁》是一篇古文,出自元代文人陆友仁之手,内容生动地描绘了古人读书与饮酒相结合的生活情趣。文章虽短,却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是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缩影。
原文:
陆友仁尝于书斋中读《史记》,酒酣耳热,忽起而舞。其妻笑曰:“君读《史记》何为?”友仁曰:“吾欲与太史公对饮也。”妻曰:“太史公已死,安得与之对饮?”友仁曰:“吾以书为酒,以意为宾,岂非亦可对饮乎?”
译文:
陆友仁曾经在书房中阅读《史记》,喝得微醺时,突然起身跳舞。他的妻子笑着说:“你读《史记》是为了什么?”陆友仁回答:“我想和太史公(司马迁)一起喝酒。”妻子说:“太史公已经去世了,怎么能和他一起喝酒呢?”陆友仁说:“我用书作为酒,用心意作为宾客,难道不可以算是对饮吗?”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酒酣耳热”是什么意思?
答:“酒酣耳热”意思是酒喝得差不多了,脸上泛红,情绪激动,形容人喝醉或微醺的状态。
2. 陆友仁为什么说“吾欲与太史公对饮”?
答:陆友仁被《史记》的内容所感染,感受到与司马迁心灵上的共鸣,因此产生了与他“对饮”的幻想,表现出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情感投射。
3. 文中“以书为酒,以意为宾”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将读书视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认为通过阅读可以与古人交流、对话,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4. 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陆友仁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文章展现了陆友仁风趣幽默、富有想象力和浪漫情怀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总结:
《读书佐酒 陆友仁》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古人读书与饮酒结合的精神世界,体现出文人雅士的独特生活方式与思想境界。它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