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鼠赋原文、翻译】原文: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掌而笑曰:“是鼠之黠也,何哉?”
问其故,曰:“夫鼠不畏人,而敢啮吾书,此其智也。虽欲捕之,而吾未觉,其机敏也。既已啮,则逃矣,其巧也。然吾知其不可久也,故不逐之。”
客曰:“子之言过矣。鼠之为害,岂可容耶?若不除之,将噬吾衣,食吾粮,毁吾书,扰吾梦。何以安寝乎?”
余曰:“鼠之狡,非人之愚也。人之智,常自以为能制物,而不知物亦有其道。鼠虽小,亦有其生,亦有其志。吾不杀之,非畏也,乃知其无罪也。且夫天地之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吾与鼠,皆为天地之子,何苦相争乎?”
客默然。
翻译:
我夜里坐着,听见老鼠在咬东西。我拍手笑着说:“这只老鼠真狡猾啊,为什么呢?”
有人问我原因,我说:“老鼠不怕人,竟然敢咬我的书,这是它的智慧。即使我想抓住它,我也还没察觉到,这说明它很机敏。已经咬了之后,就立刻逃走了,这说明它很巧妙。不过我知道它不会一直这样,所以我不去追它。”
客人说:“你的话太过分了。老鼠的危害,怎么能容忍呢?如果不除掉它,它会咬坏我的衣服,吃掉我的粮食,毁掉我的书,打扰我的睡眠。怎么还能安心睡觉呢?”
我说:“老鼠的狡猾,并不是人的愚蠢。人的智慧,常常自以为能控制万物,却不知道万物也有自己的道理。老鼠虽然小,也有它的生存方式,也有它的意志。我不杀它,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知道它并没有罪。况且天地之间,万物共同生长而不互相伤害。我和老鼠,都是天地的孩子,何必互相争斗呢?”
客人沉默了。
注释与理解:
《黠鼠赋》是一篇借物抒情、寓理于事的小品文,作者通过一只狡猾的老鼠,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文中不仅描写了老鼠的机智,还借此反思人类的傲慢与偏见。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智慧与和谐共处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