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观潮课堂笔记

2025-07-07 12:06:57

问题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观潮课堂笔记,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12:06:57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观潮课堂笔记】《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美丽。这篇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还富有画面感,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

一、课文内容梳理

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农历八月十八日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经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从潮水初现到潮头奔涌,再到潮水退去,层层递进地描写出潮水的变化过程。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二、重点词语解析

- 横贯:横着穿过,形容潮水气势磅礴。

- 山崩地裂:形容声音极大,场面非常震撼。

- 浩浩荡荡:形容规模宏大,气势壮观。

-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被震聋了,形容声音非常大。

- 人声鼎沸:人群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

这些词语不仅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力,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潮水的壮丽景象。

三、句子赏析

1.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这句话用“闷雷滚动”来比喻潮水的声音,形象地表现了潮水由远及近的过程,让人感受到那种逐渐逼近的震撼。

2.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这句话通过对“白线”的描写,展示了潮水的形态变化,表现出潮水的迅速和强大。

3.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里用“白色战马”比喻潮水,既形象又富有动感,增强了画面感。

四、写作特点

1. 按时间顺序描写:文章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展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2. 多角度描写:从声音、形状、颜色、速度等方面全面展现潮水的壮观。

3. 修辞手法丰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五、主题思想

《观潮》通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奇观的赞叹之情,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六、课后思考题

1. 作者是如何描写潮水的变化过程的?

2. 文中哪些句子最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3. 如果你有机会去看潮,你会怎么描述它?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对语文的浓厚兴趣,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