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信息收集制度】为全面掌握幼儿的健康状况,保障在园儿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特制定本《幼儿园卫生保健信息收集制度》。该制度旨在建立系统、完整、动态的幼儿健康档案,确保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一、信息收集的目的
通过定期、系统的健康信息采集,及时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营养状况、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控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信息,为幼儿园开展有针对性的保健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促进家园共育。
二、信息收集的内容
1. 基本信息:包括幼儿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入园时间、家庭住址、监护人联系方式等。
2. 健康体检资料:如入园体检表、年度健康检查记录、疫苗接种证明、过敏史、既往病史等。
3. 日常健康观察记录:包括每日晨检结果、缺勤原因、常见病和传染病发生情况等。
4. 营养与饮食信息:记录幼儿的膳食摄入情况、特殊饮食需求、过敏食物等。
5. 心理行为表现: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社交能力、行为习惯等心理发展情况。
三、信息收集的方式
1. 入园时由家长填写《幼儿健康信息登记表》,并提供相关健康证明材料。
2. 幼儿园保健教师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并做好记录与归档。
3. 每日进行晨检,由保健老师或保育员负责,记录幼儿身体状况。
4. 对于患病或有特殊健康需求的幼儿,建立专项健康档案,实行跟踪管理。
5. 通过家校沟通平台,及时反馈幼儿的健康状况,形成教育合力。
四、信息管理与使用
1. 所有收集到的信息将严格保密,仅限于幼儿园保健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使用。
2.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信息的统一管理和便捷调阅。
3. 定期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为幼儿园制定卫生保健计划提供依据。
4. 在涉及幼儿隐私的情况下,须经家长同意后方可对外提供相关信息。
五、信息更新与维护
1. 幼儿健康信息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 每学期末对幼儿健康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核查,补充缺失信息。
3. 对于转园或离园的幼儿,应妥善保存其健康资料,便于后续查询与交接。
六、责任与监督
1. 幼儿园保健教师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与管理工作。
2. 各班级教师配合完成日常健康观察和信息上报工作。
3. 园方定期对信息收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相关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