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古诗《除夜作》赏析】在众多描写春节的古诗中,唐代诗人高适的《除夜作》以其质朴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乡情怀,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却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浓厚的节日氛围与深刻的人生感悟。
《除夜作》原文如下:
> 客舍并州已十霜,
> 归心日夜望南翔。
> 忽闻驿使传消息,
> 一夜春声入酒觞。
全诗共四句,结构紧凑,情感层层递进。首句“客舍并州已十霜”,点明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处境。“十霜”意指十年光阴,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孤独的煎熬。第二句“归心日夜望南翔”,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渴望像南飞的雁群一样早日回归故土。
第三句“忽闻驿使传消息”,是诗中情绪的一个转折点。驿使的到来带来了远方的消息,可能是家乡的近况,也可能是一些令人振奋的消息,让诗人的心境瞬间发生了变化。最后一句“一夜春声入酒觞”,将节日的喜庆与内心的感动融为一体。春声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也寓意着希望与新生;而“酒觞”则体现了诗人借酒寄情、借景抒怀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生活的感慨,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的期待。它不仅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气氛,也反映了古代游子在春节时普遍的心理状态——既渴望团圆,又难以归家。
《除夜作》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在阅读时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乡愁与温情。在春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里,读一读这首诗,不仅能增添节日的诗意,也能唤起我们对家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