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粗心的小画家】一、活动名称:
《粗心的小画家》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幼儿理解“粗心”行为带来的后果。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演唱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觉注意力。
4. 通过歌曲内容,教育幼儿做事要细心、认真。
三、活动准备:
- 歌曲《粗心的小画家》音频或视频
- 图片或卡片(展示歌曲中出现的动物和场景)
- 小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 教师自制的“小画家”头饰若干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画得不太完整的画,提问:“你们看,这幅画有什么问题吗?”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引导他们说出“画得不对”、“少了一些东西”等想法。
教师引出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有趣的歌,讲的是一个‘粗心的小画家’的故事。”
2. 学习歌曲(10分钟)
播放歌曲《粗心的小画家》,请幼儿安静聆听。
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跟唱,注意节奏和歌词的准确性。
教师逐句教唱,配合动作表演,如“画了一只小鸭子”,可做“嘎嘎”的动作;“画了一只小兔子”,可模仿兔子跳等。
3. 歌词理解与讨论(8分钟)
教师提问:“小画家为什么画错了?他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引导幼儿思考“粗心”是什么意思,以及生活中有哪些“粗心”的事情。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或身边人因为粗心而犯错的经历。
4. 游戏互动(7分钟)
组织“找不同”游戏:教师出示两张相似的图片,其中一张有“粗心”之处,让幼儿找出并指出错误。
或者进行“小画家”角色扮演,让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但要求不能太“粗心”,必须画得准确。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要像小画家一样,仔细观察,认真做事,不要粗心。”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唱这首歌,并说说“我以后会怎样做一个细心的小朋友”。
五、活动延伸:
- 在美术区投放各种动物图片,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后进行绘画。
- 在语言区提供故事书《粗心的小画家》,供幼儿自主阅读和讲述。
-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在家提醒孩子做事要细致,避免因粗心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六、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歌曲的形式,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粗心”的含义,并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做到细心。同时,结合音乐、绘画和游戏等多种形式,提升了幼儿的综合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