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兔乖乖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讲述和角色扮演,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倾听与理解能力: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能听懂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对话。
3. 情感体验:通过故事情节,让幼儿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懂得遵守规则、不轻信陌生人。
4. 互动参与: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课堂参与度。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小兔乖乖》的绘本或图片
- 小兔、大灰狼等角色头饰
- 简单的道具(如小房子、门等)
- 背景音乐(轻松愉快的儿歌)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兔子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它们住在哪里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接着,教师说:“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乖乖》,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兔乖乖》的故事,边讲边配合图片或动作表演,吸引幼儿注意力。故事大致
“有一只小兔子,它住在一座小房子里。有一天,妈妈要出门去采蘑菇,她对小兔子说:‘我去一下,你在家好好待着,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小兔子点点头,说:‘好的,妈妈,我会听话的。’”
“可是,外面来了一个大灰狼,他假装是小兔子的妈妈,说:‘小兔乖乖,快开门,我是你的妈妈。’小兔子问:‘你是谁呀?’大灰狼说:‘我是你的妈妈呀!’小兔子说:‘不对,我的妈妈有长耳朵,而你没有。’大灰狼一听,生气地走了。”
“后来,妈妈回来了,小兔子告诉妈妈刚才发生的事情,妈妈夸奖它是个聪明又听话的好孩子。”
3. 角色扮演(15分钟)
教师分发角色头饰,邀请几名幼儿分别扮演“小兔子”、“大灰狼”和“兔妈妈”,进行情景再现。其他幼儿可以做观众,观察并模仿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幼儿说出角色的对话,如:“你是谁?”“我是你的妈妈。”“我不会开门的。”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
4. 讨论与延伸(5分钟)
教师提问:“小兔子为什么没有给大灰狼开门?”“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我们要像小兔子一样,听爸爸妈妈的话,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保护好自己。”
四、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角色扮演材料,供幼儿继续游戏。
- 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小兔乖乖》的故事,增强亲子互动。
- 绘制“安全小卫士”图画,表达自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五、活动反思:
本次语言活动以故事为载体,结合角色扮演和互动讨论,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理解道理。今后可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如加入音乐、绘画等元素,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旨在提供适合小班幼儿的语言教学参考,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与高识别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