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唐雎不辱使命(习题精选)

2025-07-04 23:45:59

问题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习题精选),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4 23:45:59

唐雎不辱使命(习题精选)】《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经典散文,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强盛,威胁魏国,魏王派唐雎出使秦国,面对秦王的威逼利诱,唐雎以坚定的意志和机智的言辞维护了国家尊严的故事。文章语言简练、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以下是一些精选的练习题,涵盖字词解释、内容理解、文言句式分析及拓展思考等方面,适合课后巩固与复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王怫然怒(fú)

B. 布衣之怒(yù)

C. 休祲降于天(jìn)

D. 以头抢地耳(qiǎng)

2.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C.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D.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 对“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虽然我有千里之地也不换,何况只是五百里?

B. 我即使有千里之地也不轻易交换,更不用说五百里了。

C. 我不会因为五百里而改变主意。

D. 这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

二、词语解释

1. 怫然:

2. 休祲:

3. 仓鹰:

4. 徒跣:

5. 寡人:

三、翻译题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2.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3.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四、简答题

1. 唐雎在面对秦王时,表现出了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

2. 文章中唐雎的言行体现了怎样的精神?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3. “布衣之怒”与“天子之怒”有何不同?作者通过对比想表达什么思想?

五、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 唐雎不辱使命,其志可嘉,其言可敬。虽处危局,不卑不亢,临大义而不惧,真可谓“士之勇也”。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皆以忠义为本,不屈不挠,为国为民,留下千古佳话。

1.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唐雎的什么态度?

2. 你认为“士之勇”具体指什么?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六、作文题(或小论文)

题目:从《唐雎不辱使命》看古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唐雎的形象,探讨古代士人在国家危难之际所表现出的责任感与气节,并联系现实谈一谈当代青年应如何继承这种精神。

结语:

《唐雎不辱使命》不仅是一篇文言文,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它教会我们面对强权时要有勇气、有智慧,更要坚守信念。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文言知识,更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成长为有担当、有骨气的人。

---

如需答案解析或教学参考,请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