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
防范诈骗,守护安全
二、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三、活动地点:
XX中学高一(3)班教室
四、参与人员:
高一(3)班全体学生、班主任及学校安全负责人
五、活动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诈骗手段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次主题班会旨在提高学生的防骗意识,增强辨别能力,掌握基本的防范技巧,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六、活动准备:
1. 班主任提前收集近年来常见的诈骗案例,制作PPT课件;
2. 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如真实案例纪录片或动画短片;
3. 设计互动问答环节,准备小礼品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4. 邀请学校安全办公室负责人进行现场讲解与答疑。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10分钟)
班主任通过提问方式引入主题:“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电话、短信或网络上的可疑信息?”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潜在风险,激发兴趣。
2. 案例分析(20分钟)
播放几段真实诈骗案例视频,包括冒充公检法、网络兼职诈骗、虚假中奖信息等。随后由班主任逐个分析这些案例的特征和危害,帮助学生识别常见骗局。
3. 互动问答(15分钟)
设置“你是否能识破诈骗”小游戏,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学习防骗知识。答对者可获得小礼品奖励。
4. 安全讲座(20分钟)
邀请学校安全负责人进行专题讲解,内容涵盖:
- 常见诈骗类型及其特点;
-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 遇到诈骗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 校园内外的安全防范建议。
5. 学生分享(10分钟)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或身边故事,谈谈自己对防诈骗的认识,增强共鸣与理解。
6. 总结提升(10分钟)
班主任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强调“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原则,并布置课后任务:每位同学撰写一篇“我的防诈小贴士”,并在班级宣传栏展示。
八、活动延伸:
1. 制作防诈骗宣传海报,张贴于班级公告栏;
2. 发放《防诈骗知识手册》,供学生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学习;
3. 在班级微信群定期推送防骗小常识,形成持续教育机制。
九、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多种诈骗手段,还掌握了实用的防范方法。今后将继续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十、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内容与形式,确保教育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