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原文赏析】《晚春》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生动描绘了春末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慨。全诗如下:
> 草木知春不久归,
> 百般红紫斗芳菲。
> 杨花榆荚无才思,
> 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首诗以“晚春”为题,点明了季节的特点——春天即将结束,万物开始进入收敛阶段。然而,诗人并没有表现出对春光逝去的惋惜,反而以一种豁达、洒脱的态度来面对这一自然规律。
首句“草木知春不久归”,写出了自然界中植物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它们知道春天不会久留,于是纷纷展现出最后的生机与美丽。“草木”一词涵盖了各种植物,既有低矮的花草,也有高大的树木,显示出整个生态系统都在为春天的谢幕而努力。
次句“百般红紫斗芳菲”,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最后的绚烂景象。这里的“百般红紫”是对百花盛开的概括,而“斗芳菲”则形象地表现了花朵们争相开放、竞相争艳的情景。这不仅是视觉上的盛宴,也象征着生命的热烈与短暂。
第三句“杨花榆荚无才思”,笔锋一转,将目光投向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杨花和榆荚,虽然没有牡丹、桃花那样的艳丽,也没有梅花、兰花那样的高雅,但它们同样在春天里默默绽放。诗人用“无才思”来形容它们,其实是一种反讽,暗含对世俗评价的不屑。
最后一句“惟解漫天作雪飞”,则是对杨花榆荚的赞美。它们虽然没有绚丽的色彩,却能以轻盈的姿态在空中飘舞,仿佛雪花一般,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漫天作雪飞”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也寄托了诗人对平凡事物的欣赏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韩愈通过描写晚春的景色,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悟,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同时,他也借此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即使是在生命的尾声,也要活得精彩,哪怕只是像杨花一样,在风中翩翩起舞。
《晚春》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哲理诗。它提醒我们,生命虽有限,但只要用心去感受,便能在每一个瞬间找到美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