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少先队工作制度(规章制度)】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规范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开展,提升少先队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特制定本《小学少先队工作制度 规章制度》。该制度旨在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强化管理机制,确保少先队活动有序、高效、有成效地开展。
一、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 少先队大队部是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核心机构,由大队辅导员负责全面工作,下设中队辅导员、小队长等成员,形成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的工作体系。
2. 大队辅导员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组织主题队会、升旗仪式、社会实践等活动,指导各中队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3. 中队辅导员协助大队部完成各项任务,负责本中队队员的思想教育、行为规范培养及日常管理。
二、日常工作制度
1. 例会制度:大队部每月召开一次全体会议,总结近期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任务;中队辅导员每周召开一次中队会,了解队员思想动态,传达学校要求。
2. 活动制度: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大型主题队日活动,如“学雷锋”、“清明祭英烈”、“六一儿童节”等,结合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 值日制度:设立少先队值日岗,由队员轮流担任,负责检查校园纪律、卫生、礼仪等方面,增强队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精神。
三、队员管理制度
1. 入队制度:按照《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规定,严格做好新队员的选拔和入队仪式,增强队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2. 评优制度:每学期评选“优秀少先队员”、“优秀中队干部”等,激励队员积极进取,树立榜样力量。
3. 奖惩制度:对表现突出的队员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引导队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队伍建设与培训
1. 辅导员培训:定期组织大队辅导员和中队辅导员参加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 队员培训:通过队课、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增强队员的组织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共同促进队员健康成长。
五、安全与保障机制
1. 活动安全:所有少先队活动必须事先制定安全预案,确保活动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秩序稳定。
2. 物资保障:学校应为少先队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设备和资料支持,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 心理健康:关注队员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疏导心理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中队应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不断推动少先队工作创新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队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