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娃娃》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风娃娃帮助人们做事的过程。
-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情感。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风娃娃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
-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懂得“帮助别人也要讲究方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风娃娃如何帮助人们,并体会其善良的性格。
-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风娃娃的好意却带来了一些麻烦”,从而明白做事要讲方法。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图片、头饰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风娃娃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 教师提问: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谁?他是怎么样的一个孩子?”
(引导学生回忆风娃娃的形象)
2. 请几位学生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锻炼表达能力)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
1. 分段阅读:
-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 提问引导:
- 风娃娃第一次帮助了谁?他是怎么做的?
- 风娃娃第二次又帮助了谁?结果怎么样?
2. 小组讨论:
- 小组内交流:你认为风娃娃做得对吗?为什么?
- 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点拨。
(三)角色扮演,深化体验(10分钟)
1. 教师分发头饰,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 学生分别扮演风娃娃、小树、小朋友、老爷爷等角色。
- 模拟风娃娃帮助人们的场景,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情感。
2. 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感受:
- “如果你是风娃娃,你会怎么做?”
- “你觉得风娃娃是不是真的帮到了大家?”
(四)拓展延伸,提升思维(8分钟)
1. 问题引导:
- 风娃娃虽然好心,但有时候也造成了麻烦。这说明了什么?
-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
2. 学生发言:
-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帮助他人要讲究方法”的理解。
3. 教师总结:
- 风娃娃是一个热心的孩子,但他还不懂得做事的方法。我们要学习他的善良,同时也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帮助别人。
(五)作业布置(2分钟)
1. 写一写:
- 写一段话,说说你想怎样帮助身边的人,并写出你的做法。
2. 读一读:
- 回家后把《风娃娃》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五、板书设计
```
风娃娃
|
帮助小树 → 扶正树木
帮助小朋友 → 推动风车
帮助老爷爷 → 吹走灰尘
|
乐于助人
|
讲究方式
```
六、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在引导学生理解风娃娃形象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今后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训练,使课堂所学真正转化为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