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 暮色苍茫见远山,
> 松声竹影满柴关。
> 未能与君同此夜,
> 独坐空庭望月还。
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丁大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山中独处时的孤寂心境。
首句“暮色苍茫见远山”,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天色渐暗,远山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惆怅的氛围。这一句不仅写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落寞。
第二句“松声竹影满柴关”,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静谧环境。松涛阵阵,竹影婆娑,柴门紧闭,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幽深之中。这里的“柴关”指代的是简陋的居所,也反映出诗人生活简朴、远离尘嚣的隐士情怀。
第三句“未能与君同此夜”,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丁大的思念。他本希望与好友一同度过这宁静的夜晚,但因故未能如愿,心中难免生出一丝遗憾与失落。
最后一句“独坐空庭望月还”,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庭院中,仰望明月,思绪万千。一个“独”字道尽了孤独与寂寞,而“望月还”则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清幽,情感真挚,体现了孟浩然诗歌一贯的风格:以自然景物为依托,抒发内心情感,既有山水之趣,又含人情之思。通过短短四句,诗人将等待友人未果的无奈与山居生活的静谧完美融合,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在现代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这样的作品提醒我们,偶尔也需要停下脚步,走进自然,感受内心的宁静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