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僧寺夜读》是一篇讲述古代学者勤奋学习、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就的典范故事。该文出自明代文学家宋濂所著的《宋学士文集》,讲述了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自幼聪慧,虽家境贫寒,却在寺庙中刻苦读书,终成一代大家的故事。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冕于佛寺之旁,坐地而读。寺僧怪之,欲逐去。冕曰:“吾非逐也,愿得一席地耳。”遂留之。每至夜分,燃松明以读书,不辍。后为名士,画山水人物,皆有古意。
译文:
王冕是浙江诸暨人。他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去放牛。王冕常常坐在佛寺旁边读书。寺庙里的和尚觉得奇怪,想要赶他走。王冕说:“我不是来捣乱的,只是希望有一块地方坐下读书罢了。”于是和尚就留下了他。每当到了深夜,他就点燃松枝照明继续读书,从不间断。后来,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和画家,他画的山水和人物,都带有古人的韵味。
文章解析:
这篇短文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它通过王冕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事迹,赞扬了他勤奋好学、志向坚定的精神。文中“燃松明以读书”一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古人求学的艰辛与执着,也体现了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价值。
王冕的故事不仅在古代具有教育意义,在今天同样值得我们深思。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怀梦想、持之以恒,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结语:
《王冕僧寺夜读》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学习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往往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从这样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