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考试中,成语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尤其在高考中,成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往往成为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字形、字义相近的成语时,稍有不慎就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易错成语,本文整理了2016年高考中常见的易混淆成语,并对其进行详细辨析,助力大家在考场上稳拿高分。
一、望文生义型成语
这类成语常因字面意思而被误解,实际含义与字面大相径庭。
- 【不刊之论】
原意是“不可修改或不可动摇的言论”,形容观点非常正确。但很多人误以为是“不刊登的言论”或“不能发表的言论”。
- 【首当其冲】
原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的人或事物,而不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的意思。例如:“他这次事故中首当其冲”,是错误用法。
- 【空穴来风】
原意是“有了空洞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但很多人误认为是“毫无根据的谣言”。
二、词义相近型成语
这些成语在字面上相似,但在语义、感情色彩或适用对象上有明显区别。
- 【无微不至 vs 无所不至】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非常细致周到,多用于褒义;“无所不至”则表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是贬义词。
- 【见异思迁 vs 见贤思齐】
“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好不专一;“见贤思齐”则是看到有德行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意义完全不同。
- 【处心积虑 vs 殚精竭虑】
“处心积虑”含贬义,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多为不正当目的;“殚精竭虑”是中性或褒义,形容用尽心思、精力去做事。
三、搭配不当型成语
有些成语有固定的搭配方式,若随意更换词语,就会造成语义不清或逻辑错误。
- 【忍俊不禁】
本意是“忍不住笑”,后面不能再加“笑了”等重复表达,如“他听了之后忍俊不禁地笑了”就是错误的。
- 【美轮美奂】
原用来形容建筑的华丽,现在也用于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但不能用于人,比如“她穿着打扮美轮美奂”是错误的。
- 【望尘莫及】
指远远落后,无法赶上,不能用于自己,如“我只能望尘莫及他的成就”是错误的。
四、感情色彩混淆型成语
有些成语带有明显的褒贬色彩,若使用不当会改变句子原意。
- 【趋炎附势 vs 阿谀奉承】
“趋炎附势”偏贬义,指巴结权贵;“阿谀奉承”也是贬义,指讨好别人。两者虽近似,但“趋炎附势”更强调依附权势。
- 【处心积虑 vs 苦心孤诣】
“处心积虑”为贬义,“苦心孤诣”为褒义,前者指用心险恶,后者指费尽心思,达到某种境界。
五、语体风格混淆型成语
有的成语适用于书面语,有的则适合口语,混用会导致语言不协调。
- 【一针见血 vs 一语中的】
“一针见血”多用于批评或分析问题,语体较正式;“一语中的”则更口语化,适用于日常交流。
- 【不耻下问 vs 不耻相师】
“不耻下问”指向地位或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语体较为庄重;“不耻相师”则更偏向于互相学习,语气相对轻松。
结语
高考中的成语题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勤于辨析,才能在考试中准确运用。希望以上对“2016高考易混淆成语大全”的整理能够帮助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查漏补缺,提升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顺利应对高考挑战!
---
如需更多成语解析或练习题,欢迎关注后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