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两篇文章虽然短小精悍,却意蕴深远。《答谢中书书》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而《记承天寺夜游》则通过一次深夜漫步,抒发了作者在孤独中的豁达心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力。两篇文章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