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贻书叙别,幸勿见怪。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
在腊月的月末,天气温和舒适,故乡的山水非常值得游览。您正在专心攻读经书,我不敢打扰您,于是就独自前往山中给您写信告别,希望您不要见怪。
北山的白云之间,隐居者悠然自得。试着登上高山远眺,我的心随着南飞的大雁渐渐远去。傍晚时分,愁绪涌上心头;清秋时节,兴致勃发。时常看见归来的人们,在沙滩上停歇,在渡口休息。远处的树木像小草一样渺小,江边的小洲宛如月亮般明亮。什么时候能够带上美酒前来,我们一起在重阳节共饮同醉呢?
注释:
- 近腊月下:接近腊月的月末。
- 景气和畅:气候温暖宜人。
- 故山:指作者的家乡或熟悉的山林。
-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
- 温经:研读经典书籍。
- 猥不敢相烦:谦辞,表示自己不便打扰对方。
- 贻书叙别:写信告别。
- 北山白云里:出自陶渊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形容隐士的生活环境。
- 隐者自怡悦:隐居者自得其乐。
- 相望试登高:遥望远方,尝试登高远眺。
- 心随雁飞灭:心情随着大雁的飞行而消散。
- 薄暮:傍晚时分。
- 兴是清秋发:兴致在清秋时节兴起。
- 荠:一种野菜,这里用来比喻远处的树木显得很小。
- 洲如月:形容江边的小洲在月光下显得圆润明亮。
- 何当:何时能够。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传统节日。
这篇短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