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阿蒙的典故主人公是谁】“吴下阿蒙”是一个出自《三国志》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学识浅薄或有进步空间,后来也用来表示对他人成长的认可。这个典故出自东吴名将吕蒙的故事,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典故背景总结
“吴下阿蒙”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讲述了东吴将领吕蒙在孙权的劝导下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位有才略的将领的故事。起初,吕蒙因缺乏文化修养而被讥讽为“吴下阿蒙”,但经过努力学习后,他的学识和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甚至让鲁肃也为之惊叹。
二、主人公介绍
项目 | 内容 |
典故出处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主人公 | 吕蒙(字子明) |
所属朝代 | 三国时期(东吴) |
典故含义 | 原指吕蒙学识浅薄,后引申为对人的勉励与称赞 |
故事核心 | 学习改变命运,后起之秀也能成就非凡 |
三、典故原文摘录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这句话是鲁肃在见到吕蒙之后所说,表达了对吕蒙进步的惊讶与赞赏。
四、总结
“吴下阿蒙”的典故主人公是吕蒙,他是东吴的重要将领,原本因为不善文墨而被人轻视,但在孙权的鼓励下开始发奋读书,最终成长为一位有谋略、有胆识的名将。这一故事不仅体现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也展示了知识的力量。
关键词:吴下阿蒙、吕蒙、三国志、学习、成长
以上就是【吴下阿蒙的典故主人公是谁】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