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名句默写】韩愈的《师说》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文章以“古之学者必有师”开篇,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师说》中的经典名句,以下是对该篇文章中部分重点句子的整理与总结。
一、文章概述
《师说》是韩愈针对当时社会轻视师道、耻于从师的现象而写的议论文。文章通过对比古代与当时的师道状况,阐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并批判了士大夫阶层对“师”的误解和轻视。
二、名句汇总(附原文与释义)
序号 | 名句原文 | 出处 | 释义 |
1 | 古之学者必有师。 | 《师说》首句 |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
2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第一段 | 老师的作用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 |
3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第一段 |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一切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
4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第一段 | 如果有了疑问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么这些问题终究无法解决。 |
5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第二段 |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我应该拜他为师。 |
6 |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 | 第二段 |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需要知道他的年龄比我还大还是小呢? |
7 |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第二段 | 因此,无论地位高低、年纪大小,只要道理存在,老师就应该存在。 |
8 |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第三段 | 那些教孩子读书、讲解句子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惑的老师。 |
9 |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第三段 | 地位低的人当老师就感到羞耻,官职高的当老师就显得谄媚。 |
10 |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结尾 | 我赞赏他能够遵循古人从师的风尚,因此写了这篇文章赠送给他。 |
三、总结
《师说》不仅是一篇论述从师重要性的议论文,更是一部弘扬尊师重道精神的经典之作。其中许多语句简洁有力,发人深省,至今仍被广泛引用。通过背诵和理解这些名句,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也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语境理解,避免机械记忆,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以上就是【师说名句默写】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