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原文及翻译】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是一首描写春景、抒发情感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下为该诗的原文、翻译及简要总结。
一、原文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二、翻译
译文:
人间到了四月,花儿早已凋谢,
而山中的寺庙里,桃花才刚刚盛开。
常常遗憾春天已经离去,无法寻找,
没想到它竟然藏在这里,悄然到来。
三、与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诗体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诗人游览庐山大林寺时,看到山中桃花盛开,感叹春光虽逝却仍可寻得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山寺”与“人间”的不同景象 |
翻译要点 | “芳菲尽”指花儿凋谢,“始盛开”表现山中春意正浓;“无觅处”表达失落感,“转入此中来”则体现惊喜之情 |
四、简要分析
《大林寺桃花》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日山寺图景,通过“人间”与“山寺”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诗人虽然感慨春光易逝,但最终在山中找到了春天的踪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乐观态度。
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白居易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以上就是【大林寺桃花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