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寄奴曾住是什么历史典故】“人道寄奴曾住”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句词中的“寄奴”指的是南朝宋武帝刘裕,他是东晋末年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出身寒微,后来凭借战功逐步崛起,最终建立刘宋王朝,成为南朝的第一个皇帝。
“寄奴”是刘裕的小名,意为“寄养之奴”,反映了他早年贫苦、寄人篱下的生活经历。辛弃疾在词中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南宋朝廷软弱无能、不思进取的不满,同时也寄托了自己收复中原、恢复国家统一的理想。
“人道寄奴曾住”这一句词,通过提及刘裕的出身与成就,展现了辛弃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刘裕虽出身低微,却能以非凡的才能成就一番霸业,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世无数志士仁人。辛弃疾借此表达自己对英雄的推崇和对现实的忧虑。
历史背景与典故简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将领) |
“寄奴”含义 | 刘裕的小名,意为“寄养之奴”,反映其早年贫寒 |
刘裕身份 | 南朝宋武帝,刘宋开国皇帝 |
刘裕生平 | 出身寒微,从军起家,推翻东晋,建立刘宋 |
词中用意 | 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讽刺南宋朝廷无能 |
现实意义 | 借古讽今,抒发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
通过这段历史典故,我们不仅了解了刘裕的传奇人生,也更深刻地体会到辛弃疾词作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
以上就是【人道寄奴曾住是什么历史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