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且子独不闻夫的成语

2025-08-31 10:22:56

问题描述:

且子独不闻夫的成语,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31 10:22:56

且子独不闻夫的成语】“且子独不闻夫”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为:“且子独不闻夫市南宜僚乎?……且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这句话的意思是:“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市南宜僚吗?”或者“你难道不知道那些真正有德行的人是怎么行事的吗?”这里的“且子独不闻夫”是一种反问句式,用来强调对方对某种道理或人物的无知。

虽然“且子独不闻夫”本身并不是一个成语,但它在古文中常被引用,用于表达一种对常识或智慧的提醒。因此,我们可以结合类似结构和意义的成语,来总结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及其含义。

一、

在古代汉语中,“且子独不闻夫”这类句式多用于反问,强调对方对某种事实或道理的忽视。类似的表达方式在成语中也有体现,如“耳熟能详”、“见多识广”等,这些成语都涉及对知识、经验或见识的掌握。以下是一些与“且子独不闻夫”语义相近或结构相似的成语,以及它们的释义和出处:

二、相关成语表格

成语 出处 含义 与“且子独不闻夫”的关联点
耳熟能详 《后汉书》 听得多了,熟悉得能详细说出来。 强调对某事的熟悉,类比于“听闻过”。
见多识广 《红楼梦》 经历多,见识广。 表示对事物了解全面,类比于“知道得多”。
不知所措 《史记》 感到迷惑,不知怎么办。 表达因不了解而困惑,与“未闻”相对应。
闻所未闻 《晋书》 听到从未听过的事情。 直接表示“未曾听说”,与“不闻”相近。
闻鸡起舞 《晋书·祖逖传》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比喻勤奋努力。 强调对信息的敏感和反应,与“听闻”有关。
习以为常 《汉书》 长期做某事,已经习惯了。 表示对某事已熟悉,与“耳熟”相呼应。

三、结语

“且子独不闻夫”虽不是成语,但其表达方式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经验和智慧的重视。通过上述成语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许多成语也承载了类似的语义功能,即强调对事物的认知、了解和反应。在现代语言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古文中的句式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且子独不闻夫的成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