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条约是怎么回事】“罗马条约”通常指的是1957年3月25日签署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Treaty of Rome),也被称为《罗马条约》。它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为后来的欧洲联盟(EU)奠定了基础。
该条约由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署,旨在建立一个共同市场,推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通过消除关税壁垒、统一贸易政策以及促进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罗马条约标志着欧洲从战后重建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
《罗马条约》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文件之一,于1957年签署,目标是创建一个共同市场,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它不仅加强了欧洲国家间的联系,也为欧盟的形成提供了法律框架。该条约在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后续欧盟法律体系的基础之一。
罗马条约关键信息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Treaty of Rome) |
签署时间 | 1957年3月25日 |
签署国家 | 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共6国) |
签署地点 | 意大利罗马 |
主要目的 | 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推动成员国间经济一体化 |
核心内容 | - 消除内部关税 - 统一对外关税 - 推动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 - 建立共同市场 |
影响 | - 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 加强欧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
后续发展 | - 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取代其部分职能 - 成为欧盟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如需进一步了解《罗马条约》对当今欧洲的影响或与其他条约的关系,可继续深入探讨。
以上就是【罗马条约是怎么回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