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型梳理】引发关注。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是考查学生信息筛选、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部分。这类文本主要包括新闻报道、人物传记、科普说明文、调查报告等,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语言简洁明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本文对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主要题型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典型例题进行总结。
一、常见题型分类及答题要点
题型 | 题干特征 | 答题要点 | 典型例题 |
1. 信息筛选题 | “下列哪一项最符合原文意思?”“文中提到……” | 抓关键词,比对原文,注意细节差异 | 2021年全国卷Ⅰ《人工智能与教育》 |
2. 内容理解题 |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把握主旨,分析逻辑结构,关注语义转折 | 2020年江苏卷《垃圾分类的意义》 |
3. 推断判断题 | “可以推出的是……”“作者的态度是……” | 结合上下文,合理推理,避免主观臆断 | 2019年浙江卷《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
4. 语言特色题 | “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用‘据调查’这样的表述?” | 分析修辞手法、用词准确、句式特点 | 2022年北京卷《城市发展的新理念》 |
5. 观点评价题 | “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 明确立场,结合文本内容,逻辑清晰 | 2023年全国卷Ⅱ《传统文化的传承》 |
6. 图表分析题 | “根据图表内容,回答问题” | 注意数据变化趋势,结合文字内容综合分析 | 2021年山东卷《人口增长与资源分配》 |
二、答题策略总结
1. 通读全文,把握主旨
实用类文本通常篇幅较长,但信息密集。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明确中心思想。
2. 审题细致,锁定关键词
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推断”“理解”“分析”等,决定了答题的方向。要精准定位题目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3. 对比选项,排除干扰
在选择题中,常常设置一些看似正确但不符合原文的干扰项。要逐一对比,注意时间、数字、范围等细节。
4. 注重逻辑关系,理清层次
实用类文本常使用并列、递进、因果等逻辑结构。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作者意图和文章结构。
5. 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对于观点评价类题目,可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或社会现象进行合理阐述,增强答案的说服力。
三、备考建议
- 积累高频词汇:如“据调查”“数据显示”“研究表明”等,有助于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 多做真题训练:通过历年高考试题,熟悉题型和出题思路。
- 培养信息整合能力:学会从多个段落或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形成完整认知。
- 规范答题格式:尤其是主观题,要注意条理清晰、分点作答,避免笼统空泛。
通过系统的题型梳理与针对性训练,考生可以在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更加从容应对,提升得分效率。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同学们提供有效的复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