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十几减九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十几减九”的计算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 难点: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小棒、数字卡片、课件
- 学具:每人一套小棒、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生活情境:“小明有13个苹果,送给小红9个,还剩几个?”
引导学生思考并列出算式:13 - 9 = ?
2. 探索新知(15分钟)
(1)动手操作
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3根,然后拿走9根,看看剩下多少。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结果。
(2)讨论交流
提问:“你是怎么算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如:
- “13 - 9 = 4”(直接数)
- “13 - 10 = 3,加上1就是4”
- “9 + 4 = 13,所以13 - 9 = 4”
(3)归纳方法
教师总结两种常用方法:
- 破十法:把13分成10和3,10 - 9 = 1,再加3得4。
- 想加算减法:因为9 + 4 = 13,所以13 - 9 = 4。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基础练习
出示几道“十几减九”的题目,如:12 - 9、14 - 9、16 - 9等,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指名说说算法。
(2)游戏巩固
开展“找朋友”游戏: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学生快速找到对应的减法算式,看谁又快又准。
(3)小组合作
每组发一张练习纸,完成一组“十几减九”的题目,并互相检查。
4. 总结提升(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提问:
- “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
- “你学会了哪些计算方法?”
-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方便?为什么?”
教师总结:在计算“十几减九”时,可以用“破十法”或“想加算减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X页的练习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
```
十几减九
13 - 9 = 4
方法一:破十法
10 - 9 = 1,1 + 3 = 4
方法二:想加算减
9 + 4 = 13 → 13 - 9 = 4
```
七、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次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有效提升了课堂参与度。部分学生对“破十法”理解较慢,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编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